新海诚来中国 聊《你的名字》背后的故事
文|好奇心日报
“我自己觉得我不一定会是下一个宫崎骏……不过在我的作品里着重表现的是少男少女的情感。”

《你的名字。》无疑是近年来,日本最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
新海诚也因此被视作细田守(《怪物之子》《穿越时空的少女》)之外,最有前途的“宫崎骏接班人”。

不过,新海诚本人说,他和宫崎骏有一些不同——他指的是不同的创作风格,同样也包括他原本不够宽泛的市场认可度。
他的代表作包括《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星之声》等一系列,都是以少年人爱情为主题的短篇、长篇。

2016 年,《你的名字。》为新海诚带来了真正意义上在大众市场上的“爆发”。新海诚的“看家本领”是唯美极致的画面风格。《你的名字。》同样拥有“每一张截图都可以桌面”的美感。

在接受日本媒体《每日新闻》的采访中,新海诚说《你的名字。》“某种程度上这部作品是我职业生涯中做得最称心如意的”。

《你的名字。》引入国内。借着中国上映的机会,新海诚也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宣传影片。

Q:我想问剧本方面的问题,我看过《秒速五厘米》,以前都是比较认真地讲感情方面的非常细腻的东西。这回就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比如说男主角变得很可爱,女主角有女孩子给她递情书这样比较讨喜的情节设计。我想知道把这种情节设计进去,导演您是怎样考量的?
X:制作《秒速五厘米》的时候,大概 2007 年、2008 年,那时候日本社会是非常稳定的一个状态,大家在稳定的社会中会觉得不变的日常是不是会永远地继续下去,因为没有什么起伏,我想在微小的起伏中去寻找深刻的感情。
但是在 2011 年的日本大地震之后,很多日本人的想法都变了,因为他们的生活,他们所在的城市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大家都理解到这一点了。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感受到危机了,说不定明天自己住的地方就会消失,自己就会消失,在危机感的情况之下,我在想这时候的日本人民到底需要怎样的作品呢?所以我选择了《你的名字。》,我觉得写这个动画脚本作品实际上就是要同时考虑社会、考虑观众的需求和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这两个东西要找一个平衡点。

Q:关于你的下一部作品,你说希望针对十几岁青少年,因为您之前的作品也是针对十几岁青少年,请问是为什么呢?你说希望给孤独的少年,我就想到了《声之形》(京都动画公司根据大今良时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剧场版动画、动画由山田尚子执导,受到了新海诚的好评)也是这种话题作品,你怎么看这种作品呢?
X:这次《你的名字。》大红大紫,很多人都说我是不是下一位宫崎骏,但是我自己觉得我不一定会是下一个宫崎骏。宫崎导演的电影无论是从幼儿园到成人都可以看得很开心,不过在我的作品里着重表现的是少男少女的情感。我觉得动画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看就可以了,它真的可以存在在人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像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一直看同一种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声之形》这部作品也是同样刻画了青春期少年们心中的痛苦的这样一部作品,我上次也和《声之形》的导演山田喝酒了,她是个大美女,仅此而已。

Q:《你的名字。》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意味。导演您自己相信有命中注定这件事吗?
X:经常有人问我相不相信命运,我自己并不是很相信,因为所谓的现实就是无数偶然的重合,所以我们才会站在现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去理解现实、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实际上是用编故事的形式在做,会在自己的心里编一个故事。所以,所谓的命运应该就是这个人在解释自己人生的时候,他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命运。所以说可能在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老婆、自己重要的人,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就是自己的命运。
自己喜欢的人未必喜欢自己,人的感情并不是完全对的,这个才是故事有趣之处。


本文由哎哟我趣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