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趣

揭秘湘西蛊之惑:致命巫蛊真的存在吗?

文|Kindle杂志公社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巫蛊术吗?真的有下盅的巫师存在吗?苗族是一个淳朴的少数民族,他们民族的巫蛊术在很多书和影视剧中都略有耳闻,那些中了盅痛苦难耐的场景还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巫蛊术是真实的吗?盅是什么?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又分为青苗族和黑苗族,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了。

苗族多处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后,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每遇就诊无效,动辄归咎于蛊,所以苗族“谈蛊色变”,若是在苗族地区以盅婆名称骂人,会惹出很大纠纷,在婚姻择偶上更是十分忌讳有蛊之人。

鉴于蛊术陋俗对苗族社会的严重危害,许多苗族学者感到对蛊的迷信到了非铲除不可的地步,大声疾呼,呼吁移风易俗,革除陋俗。随着苗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蛊术迷信在苗族地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怎样制盅?

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晰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所以,蛊是由许多虫搅在一起造成的。本草纲目说:造蛊的人捉一百只虫,放入一个器皿中。这一百只虫大的吃小的,最后活在器皿中的一只大虫就叫做蛊。可知蛊本来是一种专门治毒疮的药。后来才被人利用来害人。

有毒的蛊多在中国大陆南方各省养成,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蜣蜋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和挑生蛊等。放蛊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蛊放入食物,吃了以后,就会染上蛊毒,染了蛊毒的人会染患一种慢性的病痛。以现代观点说,这是一种人为的,由许多原虫的毒引发出来的怪病。

盅之极品——情盅

在众多的蛊中最传奇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情蛊。苗族特有的情蛊又名情花蛊,是苗族女孩子特有的,用“心血”加“蛊”练成,每日以心血喂养,十年得一情蛊,此情蛊可下在饭菜中,也可下在服饰上,苗族女孩子都以此情蛊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

情蛊是蛊中最毒的蛊,中蛊之人一想到自己心爱的人,蛊就会啃噬他的心,让他心痛。只有见到心爱之人,疼痛才会停止。每月情蛊都会发作一次,那种感觉是撕心裂肺的。中了情蛊的人如果不吃解药的话,在情蛊发作的时候,大多数人忍受不住痛苦,自杀求解脱。

相传女子会在爱人的身上下蛊--美其名曰为情蛊。一但男方再与第二个女人有性行为,就会暴毙而死,当然那女子也不会独活。”情蛊“只有下蛊的女方可解,但即使”情蛊“解除,下蛊者也不可以再有第二个男人了,不然也会暴毙而死。

《蛊经》记载:”巫蛊中有一种情蛊。此蛊乃是花蛊的一种,以九十九个负心人的血肉培植,三月开花,极其艳丽,此时如以养蛊人的心血相触,即成情蛊。中蛊者不得思情欲,否则心痛难忍,每思一次,心痛更甚,九十九日后,心痛至死。蛊者必是个用情至深的人,同时要以命饲蛊,蛊方能成,故此蛊世间罕见。“

情蛊可是算是蛊中的极品。要是中了它,人就会失去意识,整个人都臣服于下蛊之人。会用情字是因为中蛊的人会认为自己爱上了下蛊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守护在那个人身边,一但离开很快的就会死去。要解它也只有找到下蛊之人。也有传言只要有情蛊,就可以让两个人一辈子在一起、永远也不分开。

巫盅真的存在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关于蛊术的知识,全方位剖析蛊术,各位看过之后有没有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呢?其实神秘又玄幻的巫蛊之术也不过是古时人们科学知识匮乏盲目迷信的产物而已。但巫蛊之术对人们的影响极大,对作奸犯科的人有相当的震慑作用,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巫蛊之术镇住了人们心中的毒虫,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巫蛊之术其实就是想要控制别人,这都是因为心里所带来的一些不公平,其实在一些地方仍然有这种巫蛊术存在的,但是这种行为是不可取而让人厌恶的。巫盅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对心中有鬼之人的威慑,对于光明磊落之人且当个故事看看。

本文由哎哟我趣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